目前,我们尚未对 AI“代理”达成统一定义,但众多初创公司正致力于开发具有“代理性”的工具,以实现在线任务的自动化。其中,Browser Use 凭借其让网站对 AI 代理更“易读”的解决方案,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关注。 Browser Use 向 TechCrunch 透露,该公司已完成由 Felicis 的 Astasia Myers 领投,Paul Graham、A Capital 和 Nexus Venture Partners 参投的 17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。此前,该公司的融资情况未曾被报道。
作为 Y Combinator 2025 年冬季批次的一部分,Browser Use 近几个月来声名鹊起。中国初创公司 Butterfly Effect 在其爆火的 Manus 工具中使用了 Browser Use,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。
Browser Use 由 Magnus Müller 和 Gregor Zunic 于去年创立,通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生项目加速器孵化。Müller 多年来一直从事网络爬虫工具的研发,2024 年,他与当时正在攻读数据科学硕士学位的 Zunic 相识。据 Müller 介绍,他们共同提出了将网络爬虫与数据科学相结合,以促使浏览器执行任务的想法。
Müller 和 Zunic 仅用五周时间就搭建了 Browser Use 的演示版本,并迅速获得了关注。随后,他们将其开源。
Browser Use 的核心功能是将网站的按钮和元素分解为更易于 AI 代理理解的“类文本”格式,从而帮助代理识别不同选项并自主做出决策。
Müller 表示:“许多代理依赖基于视觉的系统,试图通过截屏来浏览网站,但在这个过程中,系统经常出错。我们将网站转换为代理能够理解的形式,这种做法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反复运行相同的任务。”
如今,越来越多的 AI 公司希望让其代理与网站的交互更加流畅,Müller 认为 Browser Use 有望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“基础层”。他还提到,当前 Y Combinator 冬季批次中有超过 20 家公司使用 Browser Use 来满足自身需求。
Müller 说:“有些公司找到我们,询问‘我们能做些什么,以便让代理更容易地浏览我们的网站?’例如,像领英这样的网站,其功能经常发生变化,因此代理在这些网站上经常会失败。”
据 Myers 介绍,Felicis 过去几年一直在密切关注 AI 代理领域,而 Browser Use 正是该公司在该领域拓展投资组合的合适契机。她表示,该公司的创始团队以及其开源优先的策略促成了这笔交易。
Myers 对 TechCrunch 表示:“我们认为,网络 AI 代理是真正助力人类任务端到端自动化的下一个前沿领域。网络 AI 代理是静态预训练模型(主要关注文本)与不断变化的数字景观之间的动态桥梁。”
Ivan 在 TechCrunch 负责报道全球消费科技发展,他常驻印度,此前曾在《赫芬顿邮报》和《The Next Web》等出版机构工作。您可以通过 imativanmehtadotcom 与他联系。